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國內水泵目前在質量上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種差距直接削弱了國內水泵產品的競爭力。一般國內水泵設備的價格只有同類進口設備的50%,而備品配件的價格差更大。在前不久剛剛在北京閉幕的“2006中國國際流體機械博覽會”上,國內水泵制造企業雖然以其多樣的產品款式和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廣大參觀者的青睞,但由于技術含量等問題,其銷量仍無法與同臺展出的國外同類產品比肩。過往的種種事實表明,國內廠商要提高自身的生存力與競爭力,首要的任務就是在提高產品質量上做文章。
筆者認為,國內廠商要走出質量困境,首先要解決水泵的效率和穩定性問題。
效率和運行的穩定性問題一直是泵行業關注的熱點。提高水泵的效率在能源緊缺的今天,可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另外,由于泵站運行時間長,水泵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應放在首位。所以,此兩者不可或缺,都是提升水泵質量的關鍵。故而筆者就結合自己的研究實踐,從如何通過選材提高質量這個角度為廣大廠商提點建議。
材質與結構關乎水泵的效率與穩定性
據了解,目前用于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給排水工程和防洪排澇工程的水泵,盡管品種繁多,但主要還是以離心式、軸流式、混流式水泵為主。筆者認為,水泵在運行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其效率和穩定性,完全取決于水力過流件正確設計和制造幾何精度、水泵制造選用的材質、工藝和水泵結構的合理性幾個方面。